首先說說豬糞有機肥的發酵處理。需用到設備,物料粉碎機、有機肥發酵翻拋機。工藝中,根據實踐經驗,采用好氧發酵處理,可以用發酵劑發酵一下,這樣對作物更好一點,將豬糞便與秸稈、鋸末屑、蘑菇渣等按適當比例(糞便占80-90%,其他占10-20%)混合。1噸物料(鮮料約2.5噸)加1公斤發酵劑,按1公斤發酵劑加5公斤米糠(或麩皮、玉米粉等替代物)稀釋后再均勻撒入物料堆。發酵過程注意適當供氧與翻堆,溫度控制在55-65℃,發酵物料的水分應控制在60-65%。
調整物料水分方法:發酵豬糞等畜禽糞便的水分含量應控制在40-65%。水分判斷:水少發酵慢,水多通氣差,因此,一定要把握好水分含量。水分過高可添加秸稈、鋸末屑、蘑菇渣、干泥土粉等。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:手緊抓一把物料,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,落地即散。整個發酵過程一般5-7天后即可完成物料的徹底脫臭、發酵腐熟、殺蟲滅菌等。
拌勻通氣。豬糞發酵生產有機肥是需要好(耗)氧發酵,因此,在操作過程中故應加大供氧措施,按照發酵翻拋機說明書,或者按照廠家技術指導的培訓,利用發酵翻拋機進行翻拋,來增加供氧、攪拌。且要做到拌勻、勤翻、通氣為宜。否則會導致厭氧發酵而產生臭味,影響肥料效果。
發酵完成。一般在豬糞堆積48小時后,溫度升至50-60℃,第三天可達65℃以上,發酵翻堆機進行翻拋,一般情況下,發酵過程中會出現兩次65℃以上的高溫,翻倒兩次既可完成發酵,正常一周內可發酵完成。物料呈黑褐色,溫度開始降至常溫,表明發酵完成。
其次是造粒工藝,造粒是為了便于儲運、存放、保持肥效等。造粒目前大多數工藝采用新型有機肥造粒機、攪齒造粒機、圓盤造粒機、拋圓機等。他們共同優點都是顆粒成品圓潤光滑。
豬糞有機肥的主要作用,調理土壤、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躍率、克服土壤板結、增加土壤空氣通透性。保水、保墑、保肥、減少損害,提高土壤肥力,使糧食作物、蔬菜類、瓜果類大幅度增產。提高農產品品質、口感,有利于擴大出口,價值高。增強作物抗病性和抗逆性、減輕作物因連作造成的病害和土傳性病害,降低發病率;對花葉病、黑脛病、炭疽病等的防治都有較好的效果,同時增強作物對不良環境的綜合防御能力?;适┤肓康臏p少,相應地減少了農產品中硝酸鹽的含量。試驗證明,生態有機肥可使蔬菜硝酸鹽含量平均降低48.3-87.7%,氮、磷、鉀含量提高5-20%,維生素C增加,總酸含量降低,還原糖增加,糖酸比提高,特別是對西紅柿、生菜、黃瓜等能明顯改善生食部分的品味。所以說,用了生態有機肥,農產品葉色鮮嫩,滋味甘美,更好吃了。